医疗器械上涨,麦澜德、三鑫医疗、迈普医学涨超10%;翔宇医疗、山外山、瑞迈特、春立医疗、尚荣医疗、南微医学、中红医疗涨超5%;带动医疗器械指数ETF、医疗器械ETF基金、医疗器械ETF上涨。
医疗器械指数ETF跟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聚焦医疗设备、医疗耗材、IVD等,指数权重股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爱美客、惠泰医疗、新产业、鱼跃医疗等行业龙头。
医疗器械板块上涨,消息面上:
1.近日,工信部、发改委、教育部、卫健委、国资委、中科院、药监局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2.上海出台18条措施支持商保与创新药械发展:8月6日,上海医保局官网发布《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五方面十八条工作措施,主要包括拓宽商业健康保险保障内容,鼓励开发由用人单位参与缴费、覆盖创新药械费用保障等内容。
此次措施着重提出要构建多层次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体系,其中包括将供需适配的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新耗材应用纳入保障范围,发展多层次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药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落地后,创新医疗器械的医保目录和商保目录或也将提上日程,此次上海的出台的措施聚焦两者衔接过程中的各类堵点,并与多个医改政策形成联动。
从基本面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2023年规模突破10328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在政策扶持、老龄化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下蓬勃发展;政策明确产业链升级目标,AI、国产高端设备(如影像、手术机器人)及家用器械加速发展,同时集采深化正重塑市场格局,推动基层医疗与国产替代分层推进。
东海证券表示,工信部、卫健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技术攻关”、“应用落地”“产业支持”等三方面为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绘制了“施工蓝图”。脑机接口可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突破。本次《意见》提出,脑机接口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此前国家医保局已印发《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取出费等价格项目;北京、上海等地发布行动方案,针对脑机接口领域的监管政策。政策引导下,产业潜力有望加速爆发,落地场景有望加速打通。关注医疗器械板块及脑机接口相关概念标的等。同时关注创新药、CXO、医疗服务、二类疫苗等细分板块的优质个股。
湘财证券指出,近期是业绩预告的密集发布期,上半年医疗耗材行业扰动因素较多,低值耗材业绩受中美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高值耗材逐步消化集采影响,业绩持续修复中,建议密切关注耗材板块相关个股的业绩预告情况。此外医药领域利好政策频发,集采政策的优化将逐步落地,有助于恢复市场对于整个耗材行业的信心。长期来看医疗耗材板块推荐两条主线: 主线一:集采压力消化后的业绩复苏机会。主线二:创新产品的渗透率提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