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东方财富证券
研究员:秦一超/杨家琛/童心怡
智能投影行业技术盘整期已过,国补政策刺激下景气度回升。智能投影行业在23-24 年受供给端LCD 技术降本和需求降级冲击影响,规模略有下滑,但从23Q1 到25Q1,二四季度大促季DLP(数字光处理技术)份额稳定在30-40%且呈边际提升趋势,预计供给端技术冲击影响已经结束。24 年在双11 大促和国补影响下,国内智能投影视模已在低基数下实现销量修复,销量达604 万台,同比增长3%;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在逐步优化,中低端LCD 品牌开始出清,24 年线上有效品牌数量降至110 个、较2023 年下降14 个。预计25 年随着国补政策的延续,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
极米创新产品结构,盈利能力稳步修复。公司作为智能投影行业头部厂商,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应对LCD 结构性冲击影响,于23 年后推出了定价2000 元以下的便携式PLAY 系列并快速放量,重新抢占回了LCD 产品分流的市场份额;同时布局高端激光投影产品,高端产品在国补下价格优势明显,预计贡献更多的盈利。高毛利率的互联网增值业务ARPU 值提升空间大,用户付费潜力待释放,也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利润。在国补刺激下,24Q4 公司利润走势已实现困境反转,25Q1归母净利润0.6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37%,叠加公司优秀的成本管控能力,预计未来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
出海+场景拓展构建全新增长曲线。主业修复的同时,公司积极培育全新增长曲线。出海:23 年海外智能投影市场规模1166 万台,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实现出海业务的逐渐放量,24 年海外收入占比已提升至32%,未来出海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车载:公司24 年切入车载新业务,布局智能座舱中的车载投影显示部分,从供应链、生产制造到定点拓展迅速,目前已获得8 个定点,实现了车载业务0-1 突破;商用:24 年全球商用投影仪出货量为282.2 万台,25 年预计将小幅提升3.4%,达到291.8 万台。公司重返商用市场,25 年推出了三款商用激光投影仪,有望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商用投影市场份额,拓宽营收来源。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智能投影行业的引领者,不断丰富自身的产品线,完善产品结构,并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场景,切入车载和商用两大新领域,有望持续增厚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我们预计公司25-27 年收入分别为39.2/45.5/52.0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2/5.3 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4.5/5.9/7.6 元,对应2025 年8 月20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25/19/1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目前投影品牌商已经开始出清,市场竞争格局逐步改善。
但若后续市场竞争加剧,则会对公司盈利能力形成压力;
技术迭代风险:公司是国内DLP 技术路径龙头,若投影技术进一步迭代,则会对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带来不利影响;
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凭借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近1/3,若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则会影响公司的成长性;
车载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拓展车载业务,有望快速放量。若车载业务进展不及预期,则会给公司利润端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