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伟仕佳杰(0856.HK)参与ApexPay的A轮融资:金融科技布局落子与协同效应释放

昨天 19:18 9,980

2025年8月,亚洲Web 2.0与Web 3.0全栈式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平台ApexPay官宣完成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伟仕佳杰(香港)有限公司的参与,不仅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更被视为其在金融科技赛道布局的关键落子。

结合伟仕佳杰上半年业绩公告及ApexPay公开运营信息,这一投资动作的战略价值与业务协同效应逐步显现。

一、跨境支付瓶颈凸显,金融科技成破局关键

全球跨境支付市场正面临效率与成本的双重瓶颈。据公开行业数据,传统跨境支付依赖SWIFT系统,平均结算时间超3天,手续费占比普遍达1%-3%,且存在汇率波动风险;而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融合的解决方案,凭借7×24小时实时结算、低手续费等特性,正成为突破这一困境的重要方向。

伟仕佳杰长期深耕科技服务领域,此次参与ApexPay融资,本质是其"科技+产业"战略的延伸——通过布局跨境支付基础设施,切入高增长的金融科技赛道,有望为自身业务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从ApexPay的核心竞争力来看,其成熟运营体系在行业内具备稀缺性。

据最新公开资料显示,ApexPay现已成功持有香港、澳大利亚等地区核心金融资质,并与全球超25家主流银行达成深度合作,业务版图覆盖东南亚、澳洲、欧洲等核心金融区域,其中不乏星展银行、桑坦德银行等头部机构。

同时,ApexPay已接入多个合规虚拟资产支付通道,覆盖稳定币与法定货币的跨链结算,构建起多元融合的支付生态。其业务覆盖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外汇交易、国际物流等高频场景,依托先进的AI风控系统,将不良交易率稳定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

尤为关键的是,ApexPay与伟仕佳杰在亚太地区长期积累的To B客户资源形成天然协同——伟仕佳杰未来或可借助ApexPay的支付能力,为现有客户补充跨境资金综合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粘性。

二、伟仕佳杰多元化战略见效,科技转型方向明确

从伟仕佳杰自身业绩表现看,其多元化增长战略已落地见效。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13.6%,其中企业系统与云计算两大涉及科技服务解决方案核心板块,合计营收占比突破62%,较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这一占比提升直观反映出,科技服务业务的增长势头已显著跑赢消费电子等传统分销业务,成为拉动营收增长的关键动力。

这组业绩数据更清晰指向一个转型信号:伟仕佳杰正从"硬件分销"模式,加速向"综合科技服务"方向迈进。而ApexPay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恰好精准填补了其当前在企业金融服务领域的业务空白,形成战略互补。

以跨境电商客户为例,伟仕佳杰可依托自身成熟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叠加ApexPay的跨境结算能力,打造"采购供应链+跨境资金清算"一体化服务方案,这种业务协同不仅能提升对客户的综合服务价值,更能为公司拓宽收入来源,进一步丰富盈利结构。

在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伟仕佳杰管理层特别提及,集团将积极探索新业务模式,计划联合第三方专业服务提供商,共同研发包括稳定币结算在内的新型支付解决方案。

这一规划既与ApexPay的业务布局高度契合,也为如今伟仕佳杰投资ApexPay及后续深化合作、挖掘协同价值埋下伏笔,由此也可充分体现伟仕佳杰管理团队战略执行的高效率与坚决性。

三、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加速数字货币场景落地

从ApexPay公布的融资资金用途规划来看,其战略方向亦与伟仕佳杰的全球化布局高度契合。根据披露,ApexPay本轮融资25%将用于稳定币项目开发及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20%投入中亚、拉美、欧洲等新兴市场团队搭建与客户拓展,剩余资金则用于统一平台建设(整合出入金、换汇、钱包、风控模块)及合规能力升级。

当前,全球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超150万亿美元,但数字货币资产渗透率不足1%,主要瓶颈在于合规性与场景适配性。若未来ApexPay聚焦在"稳定币OTC业务为核心桥梁、真实贸易背景为基础"的定位,则恰好解决了这一痛点——通过绑定真实的实体贸易场景,降低数字货币资产的单一投机属性,同时依托多地区牌照实现合规运营。在伟仕佳杰这一产业资本与资源支持下,将帮助ApexPay扩大市场覆盖,进而推动加密资产在大宗商品贸易、跨境电商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因此,从行业影响层面来看,伟仕佳杰与ApexPay的合作,或将加速推动数字货币资产在传统跨境支付场景的落地进程。

四、长期有望获取"业务增量+投资收益"的双重回报

综合来看,伟仕佳杰参与ApexPay融资,既是对金融科技赛道的精准布局,也是其自身转型的重要一步。

长期来看,随着ApexPay在稳定币场景落地、全球合规网络搭建的推进,伟仕佳杰将有望获得"业务增量+投资收益"的双重回报,进一步巩固其亚太区领先"综合科技服务商"优势定位。

在全球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这一合作模式也为科技企业切入金融服务领域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即通过投资具备合规能力与场景落地性的金融科技企业,实现"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协同式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