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光伏设备普涨,光伏ETF、光伏龙头ETF、光伏ETF易方达上涨

4小时前 12,264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下跌,截至午盘,沪指跌1.97%报3738.32点,深成指跌2.37%,创业板指跌3.2%,科创50指数跌5.38%。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16187亿元,较上日放量1465亿元。全市场超2600只个股下跌。

盘面上,光伏设备概念股普涨,安彩高科涨停,爱旭股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涨超5%。

光伏龙头ETF涨超2%, 光伏ETF指数基金、光伏ETF基金、光伏ETF、光伏龙头ETF、光伏ETF易方达、光伏50ETF、 光伏ETF基金涨超1%。

今年以来,光伏ETF、光伏龙头ETF、光伏ETF易方达、光伏50ETF涨超12%。

光伏ETF、光伏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权重股包括阳光电源、隆基绿能、TCL科技、特变电工、通威股份、TCL中环、正泰电器、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本轮光伏行业反内卷在自上而下引导和行业自律中持续推进。自7月以来相关会议密集召开,8月19日由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明确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强化反内卷决心。当前市场方面已出现积极信号,在多晶硅环节,硅料收储方案与行业自律同步推进,7月以来成交价持续回暖,9月1日多晶硅报价进一步上调,棒状硅升至55元/千克,颗粒硅报价49元/千克。8月25日华润3GW组件集采项目中标候选人投标价均突破0.7元/瓦,高于当前主流水平。

从行业基本面看:

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0GW,同比-47.6%,环比-23.1%。国内1-7月累积新增光伏装机223.25GW,同比+80.7%。

组件出口:根据海关总署数据,7月组件出口额158.9亿元,同比-13.7%,环比+0.5%。1-7月累计出口额1112.5亿元,同比-22.6%。根据Infolink,2025年6月国内光伏组件出口量21.7GW,同比-2%,环比-3%。2025年6月全球前五大单一出口市场依序为荷兰、沙特、巴基斯坦、阿联酋、希腊,合计出口量约占全球市场34%。2025年1-6月国内组件累计出口127.3GW,同比-3%。

逆变器出口:7月逆变器出口额同比维持增长,环比略有下滑。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7月逆变器出口额65.1亿元,同比+16.3%,环比-1.2%。1-7月累计出口额371.1亿元,同比+9.0%。分大洲看,7月国内逆变器对欧洲出口28.3亿元,同比+28.1%,环比+15.7%;对亚洲出口20.5亿元,同比+1.7%,环比-22.8%;对拉丁美洲出口5.9亿元,同比-14.5%,环比-2.0%;对非洲出口4.1亿元,同比+11.9%,环比-1.4%;对北美洲出口2.3亿元,同比+31.9%,环比+6.3%;对大洋洲出口4.0亿元,同比+188.8%,环比+60.9%。

从业绩看,光伏行业业绩阶段性承压,行业基本面筑底。

(1)营收:2025年上半年光伏板块核心标的实现营收3919.9亿元,同比-9.7%;2025Q2实现营收2174.4亿元,同比8.5%,环比+24.6%。光伏产业链激烈竞争背景下,价格低位运行,板块整体营收增速同比放缓;国内抢装需求带动下,二季度开工率环比改善,带动25Q2板块整体营收环比有一定程度修复。

(2)归母净利润:2025H1,光伏板块核心标的实现归母净利润-73.4亿元,同比增亏;2025Q2实现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减亏,环比减亏。一方面,光伏板块主产业链价格低位运行,影响各环节利润水平;另一方面,价格下行叠加技术迭代的背景下,部分企业计提减值损失对行业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加回减值后(资产减值及信用减值),2025Q2板块整体归母净利润为38.9亿元,同比-44%,环比扭亏为盈。

(3)毛利率:主材各环节毛利率承压,Q2硅片毛利率为负。辅材环节毛利率分化明显,逆变器环节毛利率持续维持高水平,支架、胶膜、银浆等环节毛利率整体稳定,光伏玻璃环节毛利率环比继续修复。

(4)费用率:二季度整体营收规模增长,使得光伏板块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其中财务费用环比降幅较大,主要系部分企业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开源证券认为,2025年二季度,主产业链各环节仍普遍亏损,专业化企业整体业绩优于一体化企业。电池组件部分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但整体仍未摆脱亏损。硅料、硅片环节持续深度亏损,各家企业净利率均超-10%。辅材环节盈利表现优于主链,多数企业实现不亏或微利。各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的头部企业,具备更强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光伏反内卷高层支持、方向明晰,已取得阶段性进展,随着需求侧价格传导机制逐步畅通,以及供给侧硅料收储计划稳步推进,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迎来实质性改善。

华创证券指出,目前行业基本面逐渐筑底,在政策调控及供需改善预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建议关注盈利修复、经营稳健的龙头公司。另一方面,建议关注新技术产业化推进顺利,有望量利齐升的环节。(1)供需改善及政策调控预期下,盈利有望改善的硅料、一体化组件及辅材龙头。(2)新技术布局领先,有望量利齐升的环节。(3)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高增以及布局高盈利区域的逆变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