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中泰证券
研究员:王可/谢校辉
2025H1 业绩持续稳健增长,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1)成长性:25H1,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5.8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15%,符合市场预期。分板块来看,上半年注塑机收入19.32 亿元,同比增长13.09%,压铸机收入5.56 亿元,同比增长33.29%,橡胶机1.19 亿元,同比增长23.85%,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我们认为,2022 年以来,在国内模压成型装备行业景气度下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从2023 年二季度开始,逐季度持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充分证明公司作为行业领先企业逆周期的成长能力。此外,海外市场一直是公司拓展的重心之一,不仅能对冲国内需求的周期性,亦能够提供不错的弹性,持续高增可期。
(2)盈利能力:2025H1,公司毛利率为31.08%,同比下降2.53pct,净利率为12.90%,同比微降0.01pct;我们判断,25H1 毛利率下滑的主因:①会计政策变更。公司自2024 年12 月6 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 号》,将质保金等费用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注:本项调整不影响公司实际盈利水平),进而影响公司毛利率;②在24 年整体需求较弱的背景下,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为进一步提升份额,推出性价比机型以抢占市场。后续随着规模化效应加强,盈利端有望修复。
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布局领先,未来有望在新能源车、人形等领域放量。公司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产品采用了压铸和注塑工艺合二为一的“一体化”成型方式,模具和成型材料与压铸工艺相似,工艺过程则接近于注塑成型。目前公司技术储备已覆盖400T -10000T 全系列机型。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逐渐增加,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路线。镁合金作为汽车轻量化的重要材料,在电驱动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同时人形机器人领域对镁合金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而镁合金半固态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剪切稀化特性,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高精度成型,降低生产温度和缺陷风险,相比高压压铸在安全性和环保性方面更具优势。近日,公司已与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业企业DGS 达成战略合作,半固态镁合金放量可期。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7.35/8.54/9.80 亿元同比分别+21%/16%/15%,对应的PE 分别为16/13/12 倍。
风险提示:新接订单增长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重型压铸机推广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