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件详情

创新药大涨,科创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恒生创新药ETF涨超5%

6小时前 20,998

创新药大涨,科创创新药ETF汇添富涨超6%;科创创新药ETF国泰、港股通创新药ETF工银、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南方、港股创新药ETF鹏华、港股通医疗ETF富国涨超5%;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港股创新药精选ETF、港股通创新药ETF、港股通创新药ETF嘉实、港股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基金涨超4.7%。

消息面上,昨日中美元首会晤,释放中美关系趋于稳定的积极信号,此前市场对创新药的地缘政治担忧较重,当下悲观预期得到快速修复。业内指出,近期中美关系释放缓和信号,叠加四季度创新药BD(业务发展)旺季开启,板块情绪有望迎来修复窗口。

此外,10月30日,辉瑞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PD-1/VEGF双抗PF-08634404(SSGJ-707)的两项全球三期临床试验,分别为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头对头对比Keytruda+化疗)、与化疗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三期临床拟入组1500例患者,预计2029年2月初步完成,采用PFS、OS双主要终点。结直肠肠癌三期临床拟入组800例患者,与预计2030年3月初步完成,与贝伐珠单抗+化疗头对头对比,采用OS、PFS双主要终点。 据悉,2025年5月,辉瑞以12.50亿美元预付款+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分成引进三生制药的PD-1/VEGF双抗。

四季度创新药赛道迎来多重密集催化:

1.学术会议集中亮相:10月17日-21日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大会,以及12月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和圣安东尼奥乳腺癌大会,均为全球顶级学术舞台。中国的创新药企,如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荣昌生物等,其核心品种已入选ESMO的LBA(Late Breaking Abstract),显示国际顶级学术界对其研发实力的认可。

2.BD交易进入传统旺季:10-11月是BD交易的高频期,海外药企通常为在圣诞假期前完成年度采购计划,交易活动会显著活跃。目前行业已有多个潜力品种处于谈判阶段,10月8日诺诚健华1亿美元首付的重磅交易,打响了第四季度BD行情的第一枪。

3.国内政策窗口期:第四季度也是国内医保目录调整的关键时期。政策对真正创新的支持方向明确,结构性格局持续优化。稳定的政策预期为创新药的商业化与放量提供了良好环境。

除了产业内生动力,降息周期的重启也成为创新药板块催化剂。创新药是典型的“盈利在远端”行业,对利率较为敏感。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贴现率的下降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同时,融资环境的改善将显著减轻Biotech公司的经营压力,使其更专注于研发,形成正向循环。

从行业基本面看,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关键年份。根据Insight数据,2025年1-9月中国创新药对外专利授权交易金额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0%。中国已成为全球创新药产业的重要贡献者。以美国市场为例,花旗统计显示,美国获取的专利授权中来自中国企业的比例已从2019年的5%提升至24%,中国成为除美国外最大的创新药专利来源地。

江海证券认为,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研究的数量增长、质量跃升、国际影响力突破成为核心特征,与历史相比,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中国药企将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持续突破,全球多中心研究的深化将推动中国创新药的国际化进程,建议关注具备“原创能力”与“出海潜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