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范超/赵智勇/张佩
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 亿元,同比增长47%;归属净利润11.5 亿元,同比增长63%,扣非净利润10.6 亿元,同比增长67%。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 亿元,同比增长44%;归属净利润4.0 亿元,同比增长63%,扣非净利润3.6 亿元,同比增长53%。
事件评论
海外建材高增是核心增长驱动。三季度业绩环比持续源于:1)股权激励费用增加6000 多万元;2)建材机械收入和净利润承压,但三季度接单已恢复正常水平。从财务数据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约28.6%,同比提升1.7 个百分点,但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2.0 个百分点,主要源于建材机械需求走弱。前三季度期间费率约14.3%,同比下降6.0 个百分点,三季度期间费率约13.4%,同比下降9.4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8 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环比增加0.9 亿元。最终前三季度归属净利率约9.1%,同比提升0.9 个百分点,三季度归属净利率约9.1%,同比提升1.1 个百分点,环比略有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约15.6 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海外建材:盈利能力继续上行。随着肯尼亚伊新亚陶瓷项目、科特迪瓦陶瓷项目、坦桑尼亚玻璃项目等新增产能的释放,三季度收入环比提升明显,预计归属净利润也同步提升。
其中玻璃三季度产销量攀升,产销率超90%;洁具通过优化配方和工艺升级,生产成本及产品质量显著优化。展望2026 年,公司海外建材收入有望继续增长,一方面来自瓷砖产线新增及技改共同支撑产销量增长,另一方面来自南美秘鲁玻璃产线2026 年投产。
陶瓷机械:收入承压影响业绩。2025 年三季度陶瓷机械收入和净利润均表现弱势,面对行业周期调整等多重挑战,该业务阶段性承压。但2025 年前三季度接单超过去年同期,海外订单占比超65%,而订单到收入的滞后期通常为1-2 个季度,意味着后续陶瓷机械收入有望恢复正增长。公司订单逆势增长,一是源于公司积极提升重点市场的本地化运营与服务效能,目前已成立埃及子公司,并在印度、埃及等地增设8 个服务网点,二是源于积极推进土耳其墨水工厂建设、完善配件仓库布局及培育本土团队等系列举措。
蓝科锂业:行业底部体现其竞争优势。蓝科锂业前三季度销量约3.2 万吨,实现收入19.2亿元,对应均价为6.1 万元/吨,最终吨净利为2.0 万元/吨。随着碳酸锂价格筑底回升,蓝科锂业三季度均价修复至6.2 万元/吨,吨净利修复至2.2 万元/吨,实现较优的盈利水平,贡献净利润1.03 亿元。我们判断2026 年为碳酸锂拐点年,锂供需格局将由过去严重过剩转为紧平衡,有望在需求景气较高的情况下出现供不应求。此外公司负极材料产销两旺,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前三季度人造石墨销量近7 万吨,产销量同比增长超300%。
非洲建材龙头价值被低估。科达制造作为非洲建材(瓷砖、洁具、玻璃)白马龙头,在利基市场具备生产、渠道、品牌等优势,在中部非洲的瓷砖市占率较高。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约15.6、19.0、22.2 亿元,对应估值为16、13、11 倍,继续推荐。
风险提示
1、汇率波动风险;2、地缘政治风险;
3、对外投资的管控风险。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