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平安证券
研究员:王德安/王跟海
公司近期举办2025 小鹏科技日,面向物理AI 世界,小鹏发布了第二代VLA 大模型、小鹏Robotaxi、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以及飞行汽车。此外公司X9 超级增程开启预售,预售价35 万元起。
平安观点:
第二代VLA 大模型发布,构建物理AI 世界的智能基底。第二代VLA 无需语言转译,首次实现从视觉信号到动作指令的端到端直接输出,为AI汽车、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提供了统一的智能基底。依托第二代VLA,小鹏发布了“小路NGP”,复杂小路的平均接管里程大幅提升,根据规划,小鹏第二代VLA 将于2026 年一季度随Ultra 车型全量推送。此外,大众汽车成为小鹏第二代VLA 首发战略合作伙伴,小鹏图灵AI 芯片也已获得大众汽车定点。
2026 年计划推出三款Robotaxi 车型,与高德达成全球生态合作。小鹏Robotaxi 车型无需改装,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且不依赖高精地图,在算力、转向、感知等多方面拥有两套硬件系统,互为备份。小鹏Robotaxi车型将搭载4 颗图灵AI 芯片,车端算力达到3000TOPS,包括2250TOPS运算算力和750TOPS 冗余算力。在商业落地方面,小鹏Robotaxi 将于2026 年在广州等地开启试运营。在生态建设方面,小鹏Robotaxi 将开放SDK,与全球伙伴共建Robotaxi 生态,高德将成为小鹏Robotaxi 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未来在高德平台可以打到小鹏的Robotaxi。
小鹏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2026 底量产,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服务。公司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拥有高度拟人的外观形态,行业首发应用全固态电池,重量降低30%,电量提升30%,此外小鹏机器人灵巧手具备22个可动自由度。在AI 方面,小鹏人形机器人搭载3 颗图灵AI 芯片,有效算力达到2250TOPS,整合了VLT+VLA+VLM 三个认知模型,能够实现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和动作决策。此外,小鹏机器人还开放SDK,与全球开发者共建人形机器人应用生态。根据公司规划,小鹏机器人将于2026年底量产,将优先进入商业场景,提供导览、导购、导巡等商业服务。
小鹏汇天加速落地低空飞行,陆地航母将于2026 年量产。小鹏汇天是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在2025 小鹏科技日,小鹏汇天正式公布亮相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目前A868 原型机已于11 月完成首次试飞,同时宣布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将于2026 年实现规模化量产与交付,目前汇天飞行汽车超级工厂已于11 月3 日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其规划年产能达到10000 辆,初期年产能5000 辆。基于A868 与陆地航母两大核心产品,小鹏汇天将构建起覆盖个人低空飞行体验与低空高效出行两大飞行体系。
鲲鹏超级增程发布,开辟增程新时代。小鹏鲲鹏超级增程旨在解决传统增程用户面临的五大问题: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综合能耗高、亏电动力弱、增程噪音大。鲲鹏超级增程搭载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CLTC 纯电续航超450km,此外运用5C+800V 超充技术,充电12 分钟即可补能70% SOC。首款搭载鲲鹏超级增程的车型——小鹏X9 超级增程,搭载63.3kWh大电池+60L 大油箱,是全球纯电以及综合续航最长的大七座车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 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 亿/+23 亿+47 亿元。汽车产业的科技载体地位突出,公司依托其AI 能力以及规模化量产能力,驱动自身迈入具身智能等更广阔空间,并有望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目前单车ASP、毛利率仍然较低,如果公司后续高端车型无法上量,其ASP、毛利率的改善可能不达预期;2)高端市场竞争激烈,X9 增程等新车可能面临小米、问界、理想等高端玩家的竞争,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尚需进一步验证;3)公司研发投入依然较大,若后续毛利率改善、费用控制不达预期,公司扭亏的节奏可能不及预期;4)智驾、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进展可能不达预期,进而影响公司估值。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