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长江证券
研究员:杨洋/张梦杰
2025 年10 月30 日,纳芯微公告《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3.66 亿元、同比+73.18%,实现归母净利润-1.40 亿元、同比大幅减亏;2025Q3,公司实现收入8.42 亿元、同比+62.81%、环比+4.38%,实现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减亏。
事件评论
前三季度收入同比持续高增。2025 年前三季度,受益于下游市场的持续回暖叠加麦歌恩并表,公司实现收入23.66 亿元、同比+73.18%,毛利率为34.66%、同比+1.46pct,实现归母净利润-1.40 亿元、同比大幅减亏。分下游来看,前三季度汽车电子、泛能源、消费电子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4%、53%、13%;其中公司汽车电子现已实现对主流车厂的广泛覆盖,车身电子、智能照明、热管理等新应用领域产品导入持续突破。
三季度收入同环比持续增长。2025Q3,公司实现收入8.42 亿元、同比+62.81%、环比+4.38%,毛利率为33.67%、同比+1.61pct、环比-2.30pct;实现归母净利润-0.62 亿元、同比减亏。三季度得益于汽车电子需求的稳健增长、泛能源领域的复苏及麦歌恩并表,公司收入持续呈现同环比增长之势。因产品结构及客户结构的变化,三季度毛利率有小幅波动,展望后续,随着竞争态势趋缓、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控制,公司毛利率有望呈现进一步改善之势。
研发并购助力公司稳健成长。研发端,2025 年前三季度,纳芯微研发费用为5.62 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3.74%,公司以研发为基,围绕传感器、电源管理、信号链、MCU 四大产品方向展开重点研发工作,产品类型覆盖压力传感器、磁传感器、通用信号链、专用处理器芯片、数字隔离器、隔离采样、车载接口芯片(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全国产化的高速车载视频SerDes 芯片、速度达6.4Gbps,可广泛应用于车载ADAS、智能座舱系统)、高低边开关、栅极驱动、马达驱动、车灯驱动芯片、实时控制MCU、通用MCU/SoC、专用SoC 等;并购方面,2024 年公司完成了麦歌恩的收购并表、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在磁传感器的核心竞争力;研发并购助力公司产品品类持续扩充,截至2025H1,纳芯微可提供3600 余款可供销售的产品料号。
新品持续研发放量助力公司中长期确定性成长。但随着公司新品在汽车、泛能源等领域的导入上量,我们认为卡位高性能模拟芯片的纳芯微中长期成长无虞,预计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0.94、3.17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产品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
下载格隆汇APP
下载诊股宝App
下载汇路演APP

社区
会员